来源:世界名人书画网 作者:山清水秀 2019-11-01 阅读:次
《五牛图》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纸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馆。
《五牛图》的命运有些坎坷。清代之前,它一直在民间流传,一次偶然的机会,乾隆皇帝将它从民间搜集到了宫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五牛图》被带到国外,从此该画在海外飘流。1950年初,《五牛图》在香港露面,中国以6万港元在拍卖场上将其追回,至此,《五牛图》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五牛图》画面描绘了相对独立的五头牛,这五头牛的形态各异,有的在低头吃草,有的在引颈而鸣,有的缓步而行,有的回顾舐舌,有的翘首而驰,从各种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栩栩如生。
其实,牛的某些方面反映的是人的生活状态,牛的神情表现充满了人格化的魅力,甚至可以从中看出其个性与年龄来。持卷流连,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它们憨诚、隐忍、沉着、执拗的性格。
《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横卷上画了五条神态、性格、年龄各异的牛。拖尾的后纸上有赵孟頫、孔克标、项元汴、乾隆帝、金农等自元及明至清十四家题记。
《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从右至左,首匹为棕色老牛,描绘成一边咬着东西一边在杂木旁蹭痒痒的情状,意态悠闲;次为黑白杂花牛,身躯壮大,翘首摇尾,步履稳健;第三匹为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纵峙而鸣,白嘴皓眉,老态龙钟;第四匹为黄牛,躯体高大,峻角耸立,回首而顾;第五匹牛,络首而立,体态丰厚,凝神若有所思,双眼流琢出倔强的个性。
五头牛中每一头既可独立成图,而相互间又能首尾连贯,前呼后应,彼此顾盼,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整幅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如果不是对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牛的造型描绘有十足把握的话,是万不敢涉此绘画风险的。勾勒牛的线条虽然简洁,但是画出的筋骨转折十分到位,牛口鼻处的绒毛细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在鼓励农耕的时代,以牛入画有着非常的含义。此画作造型准确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不愧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神品。
《五牛图》的作者是唐朝韩滉,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唐代宰相韩休的儿子,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等职。这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最擅长的是画人物和畜兽,他所绘制的田家风俗和牛羊的画作栩栩如生,很受大众欢迎。
《五牛图》反映了唐代的繁荣,反映了统治者致力于发展生产生活和农耕文明下人们安静的生活状态。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我国唐代的畜兽画作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五牛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具有很高的价值,透过它,我们看到了唐代的绘画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