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书画网
专访|书法名家刘晓虎: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练书法亦是修心
专访|书法名家刘晓虎: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练书法亦是修心

来源:世界名人书画网 作者:胡明媚 2021-09-06 阅读:

艺术家访谈专题记录片封面.jpg

书法是汉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以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展示着多样的风采:或如脱缰骏马之矫健张扬,或如飞天蛟龙流转腾挪,或如老庄去尘世浮华的虚淡静雅,或如儒家的果断坚毅、苍劲有力。

人物专访竖版封面.jpg

企迪网联合世界名人书画网、西北艺术网、华北文化网出品的新兴访谈专题栏目《企·观》有幸邀请到了书法名家、国家一级书法师刘晓虎为我们讲述传统方法是如何“深入一家,逐渐蜕变,后博取,再融合”的。

生于书香门第,受传统文化熏陶

刘晓虎老师从小就成长在传统文化浓郁的书香门第,受到家庭的影响很深。刘老师的父亲是写行书,伯父是写欧体楷书,堂兄是书法名家刘丹枫,对书法颇有造诣。刘老师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大家庭内,逐渐走向书法行业。

6.jpg

遇伯乐知价值,认定书法就是一辈子

刘晓虎老师决定以书画为生,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遇。有一次刘老师写了一幅字,自觉满意,便拿去装裱,准备挂在家里。正好在装裱店,有位老板拿着一幅书协领导写的字在装裱,看到刘老师的字遒劲有力、雄健洒脱,便倍加欣赏,无论如何都要买下。刘老师当时还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他没有卖过画,不知道怎样卖给他。最终刘老师还是按照一包纸和一瓶墨的价格,300元卖给了他。

这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插曲,却足以成为刘老师人生的转折点,因为这让他看到了书法的价值和生存空间,也让他坚信,总有人会真正领悟并欣赏书法的美。抱着这种信念,刘老师坚定地走上了书法的道路,至今已有20多年了。

5.jpg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练书法亦是修心

青年时期的生活磨练,塑造了他刚直的性格。刘老师豪爽大气,平时为人处事比较有原则,待人真诚,不喜虚与委蛇,厌恶那些随波逐流之事。因此作品融入了正直、真诚、开诚布公的情感,给人一种大气之美。

回顾过往学习书法的点滴,刘老师直言“不容易”。浮躁、惰性和功利心是内心的魔障,也是练书法的大忌。如何克服?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书法是弹指间的艺术,却需要下一生的功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便是刘晓虎对书法生涯的总结。

131.jpg

刘老师将练书法当作一个修心养性的过程:在一张一弛,一动一静之间,人的思想高度集中,心情和思想都沉浸在文字的意境美,直至人字融为一体,达到忘我的超然境地,没有了烦恼和妄念,只觉身心愉悦。刘老师深耕书法20余年,养成了宁静,闲适,恬淡的心境和云淡风轻的性格。虽然刘晓虎在书法界已自成一派,名誉满身,但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已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书画风格自成一派,言谈之间尽显谦虚

书法不只是写字,它是线条的编织,编织得要恰到好处。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兼具娴熟的技术、深刻的思想和深远的意境,心境与人品也会反映到书法上。刘老师对研习书法深有体会,他觉得一副作品不论好坏,都体现出创作者创作时的状态。下笔有轻、重、缓、急,画面布局有开阔和紧凑之分,每次下笔,都和创作者的心灵、眼神、手指的动作联系在一起。刘老师才华横溢,笔行墨砚,犹如龙蛇动,形体神韵一脉承。

7.jpg

刘晓虎书法的成长之路“深入一家,逐渐蜕变,后博取,再融合”,他把书法的练就过程比作孩童学步:一开始从永字八法一点一撇一捺地去写楷书,这是“爬”的阶段;后受长辈熏陶,追随长辈学习行书,这是“走”的阶段;对二王一脉行草潜心研习,颖悟孙过庭和于右任草书,这是跑的过程,最后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最终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并自成一体,完成向“飞奔”的进阶。

更令笔者欣喜连连的是刘老师在传统的基调上悟到创新之道,促其书画愈加成熟,笔随心动,意在笔先,线条形态上有起有伏,力度上有刚有柔,速度上有急有缓,情感上有张有弛,用笔抑扬顿挫,用墨淋漓生动,用律和谐统一,而且笔法遒劲,浑圆,大气,凝神,充分反映出他创作的激情,彰显出老辣而清新的独特个性。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加关注,或微信搜索公众号“世界名人书画网”(ID:sjmrshw)
点击分享文章到:

上一篇:画家温骧:寓情于景,情理交融

下一篇:人民视点专访:岭南书画艺术院院长宁学明

触屏版|电脑版
世界名人书画网
艺术造诣展示,名家字画拍卖
我要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