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名人书画网 2024-10-15 阅读:次
艺术简历
邓治平,1957年1月21日生于北京。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画家、书画鉴藏家。师承娄师白、崔子范二位先生。
1991年2月在北京墨西哥大使馆举办《张明、邓治平中国画展》。
1992年5月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邓治平近作展》。
1995年6月在新加坡举办《邓治平花鸟画展》。
1997年3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邓治平迎春画展》。
2000年11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邓治平画展》。
2004年10月在加拿大维多利亚举办《邓治平国画精品展》并讲学。
2007年9月《中国艺术家国画作品鉴藏邓治平》出版发行
2015年8月在北京798正仁美术馆举办《融·遇2015邓治平、朝鸿、陆春莉三人展。
2016年5月《邓治平美术馆》在北京市房山区盛威德商务酒店开馆。
2018年2月《北京半笏园美术馆》开馆。
邓治平的艺术素养极为全面,除画花鸟画外,亦画山水、人物。他的作品笔墨浑厚、色彩明快、气势磅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自成家数。
在邓治平的艺术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文雅浑厚、诗韵淳朴自然的美丽画卷。这不仅是他个人艺术成就的展现,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他的画作,如同一首首无声的诗,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愿邓治平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广,继续用他那独特的画笔,为我们描绘出更多令人心动的美丽图景。
—— 邓治平花鸟画读释
文/赵桂良
中国画分为三大类:花鸟、山水、人物。就花鸟而言,有工笔和写意之分,而写意又有小写意和大写意之分。长期以来,邓治平一直立足于大写意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通过不懈努力,他的作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成为当今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发展的一个明显标志。除此之外,邓治平还很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他的题画诗淳朴自然,让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他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呼应。
追溯世界艺术之历史,西方艺术所追求的大多是那种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而东方艺术所追求的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蕴含了人们思想和灵魂的境界。齐白石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话虽然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却深刻地道出了他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同时也标明了中西方绘画的根本区别。
20世纪是中国传统艺术也是中国画的转型期,传统文人画面对着来自不同的社会压力以及西画的冲击依然在发展、在进步。尽管步履维艰,但是人们却始终没有放弃希望。那些试图用西画的写生方法与造型技巧来变革中国画的先驱者们,在长达近百年的探索中,总算是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也给中国画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让很多人面对中国画时深感迷茫,个别画家甚至是远远地偏离了中国画原本的轨迹。值得庆幸的是,仍有一些不改初衷坚持恪守在文人画这块阵地上的老艺术家们,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保全了中国画素有的面貌,不然,中国画也许早就不姓“中”了。
邓治平师从于娄师白、崔子范等中国老一辈文人派国画大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无数遍地临摹过徐渭、朱耷、石涛、赵之谦、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们的作品,并用心领悟大师们的技法与绘画思想。邓治平从师的选择决定了他的创作道路,他为此自豪和骄傲。在邓治平的艺术探索中,他对其师娄师白先生之画论“厚今而不薄古,积中可以融洋”大为赞赏,并且强调画国画一定要以“中”为主,以“洋”为辅,不能本末倒置。他说:“在国画的创作中适当地吸收一些西画中有益的东西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为了吸收这些东西而丢掉了中国画原有的面貌那就大可不必了。中国画就是中国画,我们不能给它改姓。”
纵观邓治平的作品,不难发现,在他经历了各种尝试之后,他的画作逐渐呈现出一种既文气舒雅,又沉稳深厚的特征。如《喜出望外》、《荷花鸳鸯》、《竹篱菊花》、《和平万世》、《富贵祥和》等等,这些作品充分表明邓治平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功,而之前的种种探索对他来说也并非毫无意义。恰恰是在循环往复、百转千回的过程中,让他深刻领悟到了艺术的真谛,进而毫无造作地将传统笔墨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独立的艺术语言对任何一个画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前面提到的徐渭、朱耷、齐白石等大师是如此,邓治平也不例外。当下之画家能对艺术语言融会贯通的实在是少之又少,能发展出独立艺术语言的则是更加难能可贵。
邓治平说:“中国画是表现思想的,如果单纯地去再现景物,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因此,邓治平把继承和研究传统笔墨作为自己的必修之课,然后再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之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融入到个人的创作之中,所以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生动润泽,而整幅作品中那阳光灿烂、万物竞势的朝气也是呼之欲出。在《一路荣华》、《秋风雉丽》、《玄鹄高志》、《富贵平安》、《红运喜声》等一幅幅画作中,他不以描摹物象为终极目的,而是把“玄鹄暂戏花荫下,一旦高飞上九天”等诗的情怀、诗的洒脱赋予到作品中,给人以诗情画意、此呼彼应之感。
邓治平认为:“画家在表现自然景物时,一定要倾注自己的情感。没有情感的作品就很难与观赏者交流,也就很难得到人们的青睐。确切地说,没有情感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 邓治平于1987年创作的作品《南瓜》,是他在那一时期的代表之作。这幅画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印证了邓治平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段生活的感受。人们通过画面可以直接触摸到他那饱含真情的内心世界。他在画中题诗曰:“幼年家困菜食伤,涂写该幅泪两行。老父曾于庭院种,常拿此物去充粮。”平常话语,却一下打动了人心,让人慷慨万分,与画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谈到邓治平的为人,他周围的人都会伸出大拇指来表示称赞。邓治平性情温和,待人处事通达友善,对自己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他说:“中国画沉积了太多民族文化的内涵与深蕴,我会尽力用我的画笔将所发现的美表现出来,呈献给大家。”
2015年12月8日于妙得轩
艺术作品
喜出望外
荷花鸳鸯
竹篱菊花
和平万事
富贵祥和
一路荣华
秋风雉丽
玄鹄高志
富贵平安
双雁图
红运喜声
南瓜